時政|江蘇衛視采訪朱立凡代表: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
10月19日
江蘇衛視“黨的二十大特別報道”
《盛會訪談錄》采訪
黨的二十大代表、泰州市委書記朱立凡
圍繞
構建新發展格局 推動高質量發展
分享對二十大報告的感悟
一起來看詳細報道
▼▼▼
(點擊查看視頻)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各地干部群眾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特別是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共鳴,激勵我們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經過這幾天的討論學習,三位身在北京的黨代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和體會。
報告是百年大黨的政治宣言
黨的二十大代表王暉: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是百年大黨堅守初心使命、推進復興偉業、引領時代發展的政治宣言。南通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堅定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黨的二十大代表朱立凡: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高瞻遠矚,既是對輝煌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期許。我們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確保第一時間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基層干部群眾心坎上,確保把總書記的聲音、黨中央的要求、二十大的部署貫徹到底、執行到底。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
黨的二十大代表祁從峰:總書記的報告旗幟鮮明、高屋建瓴、氣勢恢宏,必將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我們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確保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篤定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過去五年和新時代以來的十年,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黨和國家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以江蘇為例,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親自擘畫的“強富美高”宏偉藍圖上,“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高質量發展成為鮮明特征。以占全國1.1%的土地、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0.2%的經濟總量,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開創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
實干圖強開創高質量發展黃金期
從2012年生產總值跨越5萬億元“大關”,到2021年邁上11萬億元“新臺階”,在波瀾壯闊的十年奮進歷程中,江蘇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改革創新、實干圖強,創造了走在全國前列的發展成就。
如今的江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約合1.8萬億美元,相當于韓國的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3.7萬元、超過2萬美元,居各省(自治區)之首;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綜合實力百強縣數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發展影響力邁上新的臺階。
成績令人鼓舞,目標更催人奮進。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三位黨代表如何理解這項“首要任務”?結合各地的發展實踐,下一步又該如何推動這項任務落實落地?
加快融合集群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黨的二十大代表朱立凡: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這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經濟發展演進方向和未來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擘畫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徑。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報告關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相關要求,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突出打造“一個產業體系、四個特色產業集群”。
堅持以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建設為引領,全力爭創國家級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大健康產業達到4000億元規模。
打造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集群、汽車零部件和精密制造產業集群、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集群、光伏和鋰電產業集群,進一步提高產業集群度,到“十四五”期末,四個特色產業集群力爭突破5000億元規模。
擁抱長三角一體化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黨的二十大代表王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進的區域重大戰略之一。
南通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發揮濱江臨海、聯通內外的獨特優勢,加密過江通道,推進國家戰略性工程建設,打造江蘇開放新門戶,支撐江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
加快融入蘇南、深度接軌上海,著力提升資源要素配置能力,著力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新蘇南”“北上海”,成為長三角北翼中心城市,支撐長三角南北兩翼發展差距逐步縮小,共促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搶抓“雙碳”風口 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黨的二十大代表祁從峰: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綠色發展重點是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關鍵在產業選擇。
我們將堅持以“美麗江蘇”建設為引領,以市委提出的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積極搶抓“雙碳”風口,大力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扎實開展“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活動,推動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確保“十四五”末,三大主導產業總量突破1500億元。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全局的高度,為中國經濟的未來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指引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對照各項要求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在進一步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三位代表還準備了什么硬招實招?
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創造更多“滄桑巨變”
黨的二十大代表王暉: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作為總書記親臨視察的城市、江蘇的經濟大市之一,南通將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創新核心地位,高水平建設沿江科創帶,持續提升科技貢獻度、塑造發展新動能,不斷做大總量、做優結構,確保“十四五”末對全省經濟貢獻提高到10%以上;
積極參與以上海為龍頭的“1+8”大都市圈建設,在落實黨中央區域重大戰略中找準定位、貢獻力量、跨越發展,促進江蘇南北、陸海更加充分、更加均衡發展;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創造更多讓人流連忘返的“滄桑巨變”,努力成為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展現南通生動實踐。
持續攻堅重大項目 推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大代表朱立凡:這些年,我們有力維護了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產業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我們將持續攻堅重大產業項目,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專業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全力做好項目招引建設的全生命周期服務,確保今年5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新竣工分別達到150個、100個。
泰州空間和資源非常有限,我們將進一步做好存量資源整合,加大對土地、岸線、產能指標等稀缺性資源的統籌力度,真正把優質資源匹配到優質項目上。
泰州的優勢產業與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的熱點領域、重點領域高度吻合,有基礎、有條件,也有潛力、有空間。我們深入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核心產業做強產業衍生,圍繞產業升級增加數字內涵,圍繞核心工藝提高智造水平,確保全年2800家規上工業企業啟動實施、1500家完成任務。
發展綠色產業 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黨的二十大代表祁從峰:建湖地處里下河洼地,不沿江、不沿海,資源稟賦少、環境容量小、發展空間窄。
下一步,我們將突出綠色導向,并向工程裝備、海工裝備、農機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拓展,更加注重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更加注重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更加注重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堅定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時代呼喚著我們,人民期待著我們,唯有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三位代表用一句話寄語未來:
黨的二十大代表祁從峰:我們將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黨的二十大代表朱立凡:我們一定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緊跟習近平總書記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泰州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黨的二十大代表王暉:面向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一定能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華彩樂章。
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新征程上讓我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來源:荔枝新聞
編輯:閭巍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通報|截至10月20日24時泰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022-10-21
- 兩高|多起違反疫情防控規定案例被通報2022-10-20
- 防疫|保供應穩民生 市場監管部門大力查處哄抬物價行為2022-10-20
- ?暖新聞|抗疫一線的特殊婚禮2022-10-20
- 安全|加強日常監管 筑牢安全防線2022-10-20
- 防疫|體育鍛煉超過一小時 居家學習“輕負擔、有質量”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