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創新驅動 造船揚帆向世界
從“造船大市”走向“造船強市”,需要加快建設現代船舶產業鏈供應鏈,形成產業集群化發展新態勢。近年來,靖江市不斷放大新時代造船、揚子江船業等龍頭船企的帶頭作用,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積極拉長船舶產業鏈條,提高船舶產業配套服務能力,讓船舶產業更具生命力、創造力。今天請看記者的調研報道。
在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省級系泊鏈設計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技術人員正在對新生產的錨鏈進行拉力測試。記者了解到,這批錨鏈產品檢測合格后,將出口到日本。
從村辦企業起步,亞星錨鏈已成為我國大型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及附件生產和出口基地,年產能達30萬噸,船用錨鏈和系泊鏈占全球市場60%以上。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制的89毫米直徑超高強度R6級海洋系泊鏈,應用于我國新一代中深水海洋鉆井平臺建設,成功突破海洋工程系泊鏈領域“卡脖子”技術,將系泊鏈研發制造技術提升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維新說:“我們一方面要在高強度海洋系泊鏈上持續發力,確保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我們會不斷拓展新的領域,開發新產品,在進口替代上取得更大突破。”
除了像亞星錨鏈這樣的骨干企業,靖江市還有200多家中小船舶配套企業,圍繞產業鏈做文章,主動延鏈、補鏈,推動船舶產業集群發展。
中船澄西(泰州)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瞄準LNG低碳清潔能源產業,研制生產出適合海陸聯運的LNG罐式集裝箱,具有轉換環節少、運輸成本低、儲存成本低等優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前不久,首批100套LNG罐箱已順利發往海外。
中船澄西(泰州)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深泉說:“后續我們會繼續深耕能源裝備市場,在深冷行業細分領域繼續提高競爭力。”
目前,靖江市船舶配套產品覆蓋了船用錨鏈、船舵、閥門、電機、空調、消防器材、泵閥、大型鑄鋼件等近百種。船舶產業本土配套率的不斷提升,壯大了靖江造船的規模,也提升了船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未來,靖江市將圍繞“構成要素齊全,產業規模領先,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分布集中”的船舶產業集群目標,做強船舶制造業,做大船舶配套業,不斷增強集群造船能力,推動靖江造船行穩致遠、逐浪全球。
靖江市工信局副局長宋永東說:“我們將組織相關企業和技術合作單位,共同開展船舶產業和重大產品創新研究的交流,共享技術創新資源,鼓勵配套企業提高產品檔次,健全本地配套網絡,加強與央企、大型船企的合作,全面推進企業數字化改造,鼓勵企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斷提升船舶產業核心競爭力。”
記者:朱紅芳 賈秋敏 包鍵 盛義 高雨婷(靖江臺)
編輯:徐濤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春節|走進鄉村看風景 假期游玩很輕松2023-01-26
- 春節|文明出游 為景區添彩2023-01-26
- 春節|假期新風尚 運動健身忙2023-01-26
- 兩高|優化資源配置 構建優質均衡教育體系2023-01-26
- 關注|“消防藍”忙碌身影 守護萬家燈火安寧2023-01-26
- 防疫|泰州市春節期間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平穩有序2023-01-26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