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在強化科教人才支撐上展現泰州作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泰州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充分發揮科教人才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近年來,泰州市通過推動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深化與國際國內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引擎。中國醫藥城疫苗工程中心是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自主打造的創新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目前,中心已經建成P2生物安全室、生物制品檢測中心、大型儀器共享實驗室、中試原液車間、制劑灌裝車間、臨床試驗基地等功能單元,具備生物制品研發、中試生產、臨床評價、檢驗檢測等多種功能,累計孵化企業50多家。
中國醫藥城疫苗工程中心副主任吳宏斌說:“ 中心陸續獲批了重組人源化單抗藥物、重組人乳頭瘤病毒、九價疫苗等10余個品種臨床批件,先后完成了皮卡狂犬、帶狀皰疹、全路線新冠等疫苗項目的一二期臨床評價實驗?!?/p>
中國醫藥城始終把引進大院大所,推進產學研合作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國際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復旦大學、北大醫學部、中科院大化所、東南大學等一批國際國內科研機構、高??蒲性核群舐鋺?,共搭建了21個公共服務平臺。
創新載體平臺既是集聚創新人才尤其是高端領軍人才的主載體,也是培育新產業、新經濟的重要引擎。2022年以來,市科技局堅持“以高端平臺招引高端創新資源”的思路,把高端創新載體建設作為支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來抓,加快建設步伐,形成有利于創新成果迸發的“場效應”。
泰州市科技局科研機構處處長宋爭艷表示,將實施大院大所及人才集聚工程,鼓勵支持大院大所在泰設立研發機構,建設能夠突破前沿關鍵技術、帶動新興產業發展的重大創新平臺,深入推進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構建“研發+孵化+投資”產業技術研發轉化創新支撐體系,提升泰州在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中的地位。
教育資源尤其是高教科研資源在解決技術難題、培養科研人才、提供智力支撐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近年來,泰州市不斷集聚高教科研資源,某些領域在國家層面處于領先水平。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承擔建設的國家水禽基因庫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國家首批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也是我國戰略種子資源保護的有機組成部分,保存有全國近一半的水禽基因品種。
國家水禽基因庫(江蘇)水禽保種監測中心實驗室負責人李曉鳴介紹說:“因為我們是異地保種,異地保種存在一個種群退化的情況,我們需要時刻關注它的一些生產性能,與它在原種地的保種是否存在一些差異,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時來調整我們的保種工作和保種計劃的實施。”
保種不是目的,開發利用才能持續發展。國家水禽基因庫依托資源優勢,加快優良品種選育,推動生物育種技術應用,2022年推廣優質畜禽120萬只(頭),經濟效益近1億元,為全市畜禽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國家水禽基因庫(江蘇)現場負責人孫國波說:“我們要實現把我們的水禽的資源優勢轉變為商業優勢,為此,我們利用我們基因庫現有的水禽資源開發了一些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其中黑羽番鴨已經進入了品種審定的沖刺階段 ?!?/p>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定發展。今后,泰州市將在培育創新主體,做強研發平臺,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加大發力,努力建設“如鳥歸林、如魚得水”的創新生態體系。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科技產業處處長、教授段修軍說:“未來我認為一個方面要加快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結合泰州自身特點,構建功能完備、能級高端、產業發展支撐力強的創新載體平臺,不斷增強全市科技創新源動力;另一個方面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招引政策,更優良的留才、用才環境,更具長遠眼光的人才培養發展體系,建設一支堪當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重任的人才鐵軍。”
記者:嚴偉
編輯:陸楚媛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榜樣|中國好人陶泰成:村中“帶頭人”18年領村民走出強村富民路2023-02-13
- 關注|當心違法!你買的可能是“國寶”!2023-02-13
- 人文|海陵撂石鎖2023-02-13
- 姜堰|政策紅利加快落地 惠企紓困持續發力2023-02-12
- 泰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2023-02-12
- 關注|市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工程(首期)項目明年9月交付使用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