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10月健康風險提示來了!
10月份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加大,恰逢中秋國慶黃金周,旅游出行和探親訪友明顯增多,存在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食物中毒等風險。10月份我市主要健康風險提示如下:
呼吸道傳染病
近期國內出現新冠和流感共同流行的情況,發熱門診就診人數有上升趨勢,以新冠病毒感染和甲型流感感染為主,加之中秋國慶假期人群跨區域流動、聚集性活動將會明顯增加,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升高。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于臨近中秋國慶假期,疫情可能會出現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態勢,但總體形勢是平穩可控的。
流行性感冒:正值季節交替,隨著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增加。
風險管理建議:
(1)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手帕或衣袖內側掩住口鼻;均衡飲食,保證睡眠,適量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早晚注意保暖,減衣不要過快;定期打掃衛生,保持環境清潔。
(2)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流感等疫苗的接種工作,提高重點人群疫苗的接種率。
(3)加強對學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性場所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監測和分析,盡早發現疫情暴發的苗頭并及時處置。
支原體肺炎
近期我國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南方部分地區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比較明顯,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熱、咳嗽,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風險管理建議:
(1)加強日常防護,居家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的衛生清潔和空氣流通;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手衛生;堅持體育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2)學校、幼兒園等場所要注意通風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潔工作,加強對學校、養老機構等人群聚集性場所支原體肺炎的監測和分析,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
感染性腹瀉(諾如病毒)
秋冬季節是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腸炎的高發季。諾如病毒以嘔吐、腹瀉、腹痛等為主,潛伏期多在1至2天之間,傳染性強,易造成傳播和擴散。中秋國慶即將來臨,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除了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易暴發,家庭聚集性疫情也時常發生。
風險管理建議:
(1)加強學校感染性腹瀉的健康宣教工作,倡導良好的衛生和飲食習慣,倡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利用多種方式進行疾病的科普宣傳,組織專題培訓工作,指導對急性胃腸炎病人的嘔吐物和排泄物進行規范的清掃和消毒。
(2)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學校做好因病缺課監測工作,確保學校傳染病發病信息及時上報,學校收到系統反饋的預警信息后,規范開展疫情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及時處置疫情。
猴痘
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病,我國6月開始出現本土猴痘疫情,目前20多個省份先后報告猴痘病例,其中包含5例女性病例;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直接接觸感染動物、接觸患者體液或者皮疹、呼吸道飛沫傳播等。
風險管理建議:
(1)在猴痘流行地區,避免與猴痘樣癥狀者發生密切接觸特別是性接觸,若意外接觸,應用肥皂水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從疫情流行區歸來,或者有可疑病例接觸史的,一旦出現發熱、皮疹和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時,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疫區旅行史、接觸史和暴露史。
(2)要提高公眾的防范意識,減少高危行為,積極做好自我防護,開展猴痘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減少或者避免猴痘的發生,提高重點人群的猴痘疫苗的接種率。
手足口病
據往年監測顯示,10-11月是我市手足口病高發季。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多發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另外還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5歲及以下兒童多發。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
風險管理建議:
(1)以日常預防為主,開展衛生宣傳,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衣被”;加強教室、居室等環境空氣流通。
(2)托幼機構等要加強晨檢,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患病兒童;當出現聚集性疫情時,托幼機構應及時向屬地疾控機構報告。
(3)目前我國已有針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適齡兒童可前往當地社會衛生服務中心咨詢接種。
水痘
秋冬季是水痘的高發期,近期各學校及托幼機構均積極宣傳水痘減毒活疫苗接種且全市適齡兒童的水痘疫苗接種率正在穩步上升。但伴隨國慶假期到來,易感人群聚集,仍具有一定的傳播風險。
風險管理建議:
(1)相關部門開展水痘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提高水痘的防控意識,積極引導水痘易感人群提高水痘疫苗的接種意愿。
(2)水痘易感者建議到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預防接種單位預約接種2劑次水痘疫苗。
(3)學校繼續落實學生的健康監測,做好因病缺課監測。
恙蟲病
恙蟲病主要傳染源為鼠類,恙螨為傳播媒介,從事野外勞動、較多接觸叢林雜草的人群因暴露機會多發病率較高。被恙螨咬傷部位,可出現無痛的發紅丘疹,繼之形成水泡,中央部位發生壞死、出血,形成圓形或橢圓形黑色痂皮。我市恙螨感染的季節為十月下旬秋收季節,從事秋收農作物收割的人員要做好防螨蟲叮咬的防護措施。
風險管理建議:
(1)鼓勵民眾做好個人防護,外出盡量避免在草地上坐、臥、躺;野外活動最好扎緊袖口、領口及褲腳口,防止各種蟲子鉆進衣服;活動后及時拍打衣物,如帶寵物去草叢之類的地方活動過后,也需要及時檢查寵物身上有否蟲子附著。
(2)如果在野外工作后回來要及時更換衣物,并且將衣服單獨清洗,一旦被其咬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焦痂(恙蟲后咬一特征)等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
食物中毒
夏秋之際海鮮大量上市,正是吃海鮮的旺季,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細菌中毒、海鮮過敏等;加上節日期間外出就餐次數增多,發生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會有所增加,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風險管理建議:
(1)加強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盡量每餐不剩飯菜,剩飯菜不要在冰箱中過久儲存,食用前必須徹底加熱。
(2)加強對集體食堂、飲食服務單位的衛生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引導其掌握正確的食品烹飪、加工和儲存方法,預防相關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來源:康泰之舟
編輯:陳歡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主播悅讀?國慶節|1949年《人民報》上的泰州籍特等功臣2023-10-01
- 關注|全國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2023-10-01
- 國慶|泰州!紅了!2023-10-01
- 最新|10月5日起,再上調!2023-10-01
- 節日|泰州各地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迎接新中國74周年華誕2023-09-30
- 關注|泰州:盛裝迎國慶 節日氛圍別樣濃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