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逆轉血管斑塊,記住這5個方法!
很多人一上了年紀日常體檢時經常會查出“頸動脈斑塊”等,這樣的血管斑塊該如何處理?能逆轉消除嗎?
此前,河北省人民醫(yī)院副院長、老年病科主任郭藝芳分享了一位患者逆轉動脈斑塊的案例。
這位患者自我調養(yǎng)了一年后,血管斑塊消失了!她是怎么做到的?
01 調養(yǎng)一年后,血管斑塊消失了
患者是一位50多歲的女士,2022年春季查體時,她做頸動脈超聲檢查發(fā)現,自己左側頸總動脈有一個粥樣斑塊。
不過,她的血壓、血糖都正常,飲食結構合理,體重也正常,不吸煙、不喝酒。
唯一一項值得關注的異常就是膽固醇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為4.22毫摩爾/升。
生活習慣很好,膽固醇卻還是增高,答案指向了遺傳因素。為了防止她的動脈斑塊進一步長大并預防全身發(fā)生更多的粥樣斑塊,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應用降膽固醇藥物治療。
一年多后,患者再來體檢,頸動脈斑塊消失了。醫(yī)生表示,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堅持藥物治療,令她成功控制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降到了2.01毫摩爾/升,降幅達到52%。
發(fā)生頸動脈斑塊后真的能夠逆轉嗎?郭藝芳教授表示,只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合理治療,部分斑塊可以縮小甚至完全消退。
02 這些習慣都是血管斑塊的“催化劑”
1. 抽煙喝酒
吸煙和大量飲酒都是催化斑塊生成的危險因素。
煙草中的尼古丁可,會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同時升高血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
而大量飲酒不但可導致腦血流量減少,還可損害肝臟影響脂質代謝。
2. “三高”飲食
高鹽、高糖、高油的“三高”飲食,不僅會引起肥胖,還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同時,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增高,導致更多油脂沉積在血管壁上,這些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3. 久坐少動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身體排出廢物,增加血管彈性。而長期的久坐不動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管內垃圾堆積,易形成粥樣硬化斑塊。
4. 超重肥胖
2019年發(fā)表在《柳葉刀》子刊《兒童與青少年健康》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青少年的動脈血管,在十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得僵硬。
該研究發(fā)現,體脂總量與動脈僵硬度呈正相關,持續(xù)體脂過高的人群動脈更僵硬。而動脈僵硬度高是動脈粥樣硬化一個明顯的信號,會增加心梗、中風發(fā)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5. 經常熬夜
2019年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睡眠不足會增加炎癥細胞,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大腦激素可以控制骨髓中炎癥細胞的產生,從而有助于保護血管免受損傷。而這種抗炎機制受到睡眠的調節(jié)。
如果經常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佳,這種機制就會失效,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6. 壓力過大
長期處于高壓環(huán)境之中以及熬夜,交感神經一直保持興奮狀態(tài),會導致體內過多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進而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和血糖升高,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03做到這5點,有助于逆轉斑塊
1. 及早干預
年齡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和進展的重要因素。若能在中年甚至青年時期開始重視動脈粥樣硬化,并在早期對相關風險因素進行積極干預,有助于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2. 調控血脂
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加速器”。了解血脂水平,盡早發(fā)現異常,積極調控,可有效延緩斑塊的進展。
3. 平穩(wěn)血壓
收縮壓升高,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對于血壓,應該盡量嚴格把控,把血壓降低到120/80毫米汞柱以下。
4. 遠離煙草
不吸煙、遠離二手煙,才能避免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血管的損害。另外,控制飲酒、健康飲食、加強鍛煉,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逆轉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措施。
5. 定期檢測
研究發(fā)現,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濃度越高,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就越大。可以說,纖維蛋白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風向標”。
因此,定期監(jiān)測纖維蛋白原水平,在正常范圍內保持相對較低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可以保護血管健康,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編輯:樊錦華
責編:悅鳴
審核:戈俊巍
- 關注|兩家銀行剛剛宣布!下調存款利率1年定期下破1%2025-05-20
- 時政|我市開展5·20“泰有愛·慈善一日捐”活動2025-05-19
- 聚焦|醫(yī)藥高新區(qū)(高港區(qū))新增5家市級重點實驗室2025-05-19
- 關注|中國旅游日:錦繡山河 美好旅程2025-05-19
- 關注|央視聚焦姜堰:鄉(xiāng)村游行“看風景”轉向“享生活”2025-05-19
- 關注|即將新建!泰州這條道路......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