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江清水向東流特別報道》引發各地熱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為全景展現長江生態蝶變與澎湃動能,15日上午,泰州廣播電視臺聯合長江流域多個城市媒體推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行走長江大型融媒體特別報道》。報道在泰州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以及新華社APP、看看新聞APP、交匯點APP、泰新聞視頻號等近20家國家、省、市級媒體播出后,引發了熱烈反響。
地處唐古拉山脈長江源核心地帶的那曲市安多縣瑪曲鄉,是“長江第一滴水”流出的地方。在那曲市塔恰拉姆社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化為可感可觸的生動實踐。居民索朗貢覺一家圍坐在電視機前,專注收看《一江清水向東流》融媒體特別報道。當畫面中出現格拉丹東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上晶瑩剔透的“長江第一滴水”時,他感慨萬千。
西藏那曲市塔恰拉姆社區居民索朗貢覺說:“剛才看了直播,對長江源環保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由衷的敬佩,同時也看到了兄弟省市成功的綠色發展模式,作為公民,我覺得一定要踐行“兩山”理念,守護好這里的生態環境才能可持續的發展?!?/p>
湖北黃石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生態屏障,也是本次特別報道選取的長江中游典型城市。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指引下,黃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上午9點,在黃石的箭樓下社區,十多位居民聚集在社區大屏前觀看“一江清水向東流”特別報道。對于黃石進退之間的生態蝶變,居民們深有感觸。
湖北黃石市下陸區箭樓下社區居民程伏生說:“城市的工業來說,原先在市區,現在都搬到了山北那邊去了,重工業、輕工業大部分都在山北,都搞得蠻好。沿江來說,沙站基本上沒有了,煤站也沒有了,所以長江大保護是有很好的見證。(現在)煙囪基本上沒有黑煙,水里不像以前一樣灰沉沉的,現在你看,天變藍了,地變干凈了?!?/p>
位于長江下游的泰州是“全國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試點城市。上午,泰州海事局組織干部職工集中收看了特別報道。近年來,泰州海事局率先探索船舶污染物“一零兩全四免費”機制,發布全國首個廢船到岸拆解指南,創新推行100%使用岸電“10+10+1”機制,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制度化運行生態環境損害勞務賠償,持續推進?;坟浿鞔a頭高質量選船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態答卷。
泰州海事局危管防污處工作人員王亞說:“泰州海事局持續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江蘇省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條例》要求,推動船舶污染防治‘船港城’一體化建設。創新試點水污染物在線監測,提升監管效能。同時整合轄區?;反a頭防污染資源,提升整體防污染應急能力。我們將全力筑牢長江泰州段船舶污染防治生態屏障,讓天更藍、水更清?!?/p>
長江生態環境逐年向好,也讓常年沖鋒在一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人員充滿了榮譽感。在收看了一個多小時的特別報道后,泰州市海陵生態環境局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他們的干勁更足了。
泰州市海陵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成浩說:“近年來,我們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推動區域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下一步,我們將以美麗河湖建設為抓手,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持續強化工業企業監管,深入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水環境治理體系,為美麗泰州建設提供堅實的水環境保障?!?/p>
從世界屋脊的涓涓細流,到不舍晝夜的奔流入海,長江流域城市牢記囑托,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態理念,唱響了新時代的“長江之歌”,繪就了長江全流域綠色發展的壯美畫卷。
泰州臺綜合報道
編輯:樊錦華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時政|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2025-08-15
- 時政|市政協舉行專題政情通報會2025-08-15
- 銘記|興化城收復戰:三天四夜浴血奮戰 蘇中解放區關鍵一役2025-08-15
- 關注|“兩山”理念之泰州實踐——健康長江篇2025-08-15
- 關注|江蘇省委組織部公示2025-08-15
- 速看|重要通知!事關中小學收費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