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
- 新聞資訊>>
- 市區(qū)動態(tài)
三農|三夏大忙即將來臨 各地高效推進機械化育秧
臨近6月,泰州各地即將進入三夏大忙時節(jié)。隨著在田小麥成熟在即,各地農戶緊鑼密鼓地開展“流水線”育秧工作,田間一派繁忙景象。
在興化市千垛鎮(zhèn)五方家庭農場,金黃的麥浪層層疊疊,即將開鐮收割。在麥田一側的一處大田里,幾十名工人正在秧池里不停地忙活,送盤、覆土、播種、疊盤,各項工序有條不紊。農場負責人介紹,通過采用智能化育秧流水線,平均幾十秒就能生產出一盤標準化秧苗。這家農場共有麥田640畝,預計6月初全部收割結束,然后經過10天左右翻耕整理和漚田,就能開展機插秧播種。
這兩天,靖江市斜橋鎮(zhèn)種糧大戶何亞明也在忙著育秧,為他承包的1200畝大田做好準備。隨著自走式育秧播種機不斷前行,鋪底土、撒種、覆基層等工序一氣呵成。同一時間,靖江市西來鎮(zhèn)封家村的種糧大戶高玉華,也在為即將到收割期的580畝小麥田,提前做好水稻育秧。
自育秧工作開展以來,靖江市農技部門提前發(fā)布育秧技術意見,上門開展技術指導,引導農戶搶抓適期,保證秧苗適齡移栽。目前,當地育秧工作已經基本結束。
今年,各地廣泛運用機械化育秧技術,有效解決水稻生產中育秧技術缺乏、勞動力不足、成本較高等問題。在海陵區(qū)九龍鎮(zhèn)的一處水稻集中育秧現場,機械化水稻育秧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不一會兒,一塊塊長方形的育秧盤成品就新鮮“出爐”。
海陵區(qū)宏圖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孟宏小說:“采取機械化育秧,播種比較均勻,可以達到省時、省力、省工的一個效果,像傳統(tǒng)人工育秧每天最多完成2000盤,現在機械化育秧日均產量超8000盤,200畝左右,效率提升4倍以上。”
據介紹,這處育秧基地在開展傳統(tǒng)水田育秧的基礎上,增設了大棚育秧模式。這種新型育秧方式不僅能有效抵御寒潮、冰雹等自然災害,還具備分批培育秧苗的優(yōu)勢,可靈活滿足不同區(qū)域、不同時節(jié)的插秧需求。
孟宏小說:“集中育秧不僅發(fā)芽率好,成苗率高,秧苗質量也高,病蟲害還少。”
水稻要豐產,育秧是關鍵。農技專家提醒廣大農戶,在“三夏”大忙來臨之際,要在做好夏熟糧油收獲的同時,因田因時抓好水稻育秧工作,加強秧田期管理,培育適齡壯秧,夯實水稻豐收基礎。
興化市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糧油科農藝師王正波說:“機插秧育秧播種后及時上水,出苗前保持盤面濕潤不發(fā)白,缺水補水。要根據植保部門發(fā)布的信息,開展灰飛虱、稻薊馬、稻葉瘟等秧田期病蟲防治。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肥’‘送嫁藥’,做到帶肥帶藥移栽。如果預計移栽期推遲,可在2葉1心期,用15%的多效唑進行均勻噴霧,以控制秧苗高度,增加秧齡彈性。”
泰州臺綜合報道
編輯:湯晨潔
責編:悅鳴
審核:戈俊巍
- 賽事|城市足球聯(lián)賽第二輪 泰州隊客場挑戰(zhàn)鹽城隊2025-05-25
- 關注|部分市人大代表向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2025-05-17
- 演出|梅韻流芳惠民心 “茉莉花開”綻異彩2025-05-17
- 慈善|重癥父親為兒子求助2025-05-17
- 關注|“小”針頭解決“大”疼痛 中醫(yī)浮針療法受歡迎2025-05-17
- 關注|2025年泰州市水上搜救綜合演習舉行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