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連冠!這就是泰州!
4月23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在北京舉行,在公布的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縣)中,我市再度上榜,實現了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將雙擁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納入黨政軍領導班子考核體系,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的高度謀劃部署。創新實施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定期研究雙擁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市政府將雙擁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推進。
政策給力
溫暖舉措見真情
4月27日
姜堰區委常委、區人武部政委李瑾一行
帶著二級表彰喜報和慰問金來到蔣垛鎮許莊村
走訪慰問姜堰籍立功軍人家屬
為增強軍人軍屬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我市堅持“媒體報喜”與“上門送喜”相結合,每當立功喜報傳來,市、區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便敲鑼打鼓將喜報送到軍屬家中,讓立功軍人成為家鄉的“明星”。
走進泰州,擁軍的濃厚氛圍撲面而來。在醫院掛號窗口、車站檢票口,“軍人優先”“軍人免費”的標志牌格外醒目;各旅游景點、停車場,軍車免費的標識隨處可見;市區公交車、景區景點對現役軍人及重點優撫對象免費,讓軍人切實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尊崇與敬意。
在教育領域,我市積極引導高學歷、高素質青年投身軍營,大學生新兵比例高達85%以上。近年來,省泰州中學作為全省首個海軍招飛優質生源基地,為海軍和空軍輸送了42名優質生源,錄取人數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培養400多名軍地兩用人才,泰州學院開展的“情系海防”活動,助力284名“泰州艦”官兵及家屬取得本、專科學歷。我市還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工作實施辦法》,253名現役軍人子女享受到入學優待。
此外,我市每年開展“進軍營、看親人、送溫暖”系列活動,遠赴河南、黑龍江、云南等地部隊慰問,激發戰士們為家鄉爭光的使命感。2024年11月初,“走邊防 看親人”融媒體行動啟程,看望慰問駐守在福建海防一線的泰州籍官兵。千里之外見到家鄉親人,泰州籍戰士丁旭既欣喜又感動,“我一定努力在部隊建功立業,不辜負家鄉人民的期望。”
社會聚力構建雙擁“生態圈”
去年9月13日,第三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在湖南湘潭落幕,我市退役軍人徐金章獲得大賽一等獎,實現江蘇一等獎零的突破。徐金章說:“我能夠獲獎,離不開泰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鼎力支持!”
右二為徐金章
以市場化思維激活社會擁軍熱情,構建起多元的雙擁“生態圈”——
在社會組織擁軍方面,我市以整合社會資源為目標,搭建社會擁軍平臺,成立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市擁軍志愿者聯合會,籌建泰州市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吸納近100家企業會員單位。組織開展“致敬抗戰老兵”“軍中驕子”等專項活動,展示軍人風采,傳承紅色精神。同時,常態化幫扶慰問困難退役軍人,為他們送去資金、物資和精神撫慰。
企業擁軍同樣成果顯著。我市精準引導企業服務軍隊戰斗力建設,激發企業“參軍”熱情。目前,全市有近200家為軍服務企業,其中110多家取得軍工資質,擁有保密資格和許可證企業數量位居蘇中蘇北第一、全省第四。多年來,軍地聯合技術攻關50多項,180多家船舶及配套企業為海軍服務,贏得了部隊高度贊譽。
公共服務擁軍亮點紛呈。在交通出行、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我市扎實開展軍人優先優待服務。打造902路擁軍公交路線,建成流動國防教育宣傳車;率先啟動“擁軍郵路”,郵政投遞員與軍人軍屬、困難退役軍人建立幫扶關系,提供代辦繳費、代購生活用品等志愿服務,累計走訪慰問困難退役軍人1000多人次,發放紀念郵冊1.4萬多封。
軍地合力共繪發展新畫卷
興化市沈倫鎮沈北村曾經是經濟薄弱村,2017年村經營性收入只有21萬元,全村有47戶建檔立卡戶。泰州軍分區掛鉤幫扶后,該村一年一個大變樣,如今徹底甩掉了薄弱村的帽子,47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泰州軍分區相關負責人說,駐泰部隊視泰州為第二故鄉,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積極投身地方建設。在安保執勤、防汛抗臺、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累計動用民兵10.2萬余人次,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鄉村振興方面,結對幫扶13個經濟薄弱村,實施18個產業項目,幫助286戶貧困戶897人脫貧摘帽,投入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便民服務中心。駐泰部隊還積極參與“夢想改造+”計劃,為困境兒童建設30間“夢想小屋”。同時,與駐地28個單位建立共建關系,義務軍訓學生7萬多人次。
不斷深化軍地共建,我市領導每年帶隊慰問海軍“泰州艦”,19年來“城艦共建”結下深厚情誼。同時扎實開展“城連共建”活動,為西藏軍區某邊防連隊建設室內體育場館,提升周邊基礎設施,在祖國邊疆書寫了雙擁佳話。
聲音
泰州用實際行動詮釋軍民魚水情,讓雙擁之花在這片熱土上絢麗綻放,共同繪就了新時代軍民同心、攜手奮進的壯美畫卷。作為革命老區、水兵母親城,泰州將持續弘揚雙擁傳統,譜寫雙擁工作新篇章,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市雙擁辦主任、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 張兆洋
- 向AI網絡亂象 “亮劍” 筑牢網絡安全防線2025-05-09
- 下好金融“及時雨”,為“兩新”注入強勁動能2025-05-09
- 【地評線】荔枝網評:“國聘行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搭鵲橋”2025-05-09
- 【地評線】紫金e評:首季“春風”勁,民企向“高”行2025-05-09
-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直面問題 動真碰硬 江蘇各地推2025-05-08
- 延時開放、一年舉辦陳列展近2500個……江蘇362家博物館這樣和觀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