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力量】三十: 中國遠征軍:碧血丹心鑄豐碑
【編者按】
一寸山河一寸血,浴血奮戰十四載!
錚錚鐵骨戰強敵,血肉之軀筑長城!
這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
這是人民的戰爭!
這是屬于人民的勝利!
江蘇新聞廣播攜手全國新聞廣播聯合推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別報道《人民的力量》。7月7日起,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inJiangsu我蘇、大藍鯨客戶端,以及江蘇新聞廣播、全國新聞廣播新媒體平臺同步推出。80位講述人帶您穿越歷史長河,講述抗日戰爭中的人民力量。
1942年至1945年,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粉碎日軍進攻印度、徹底封鎖中國的企圖,中國遠征軍先后兩次入緬作戰,英勇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將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機地聯為一體。
(講述人:云南滇西抗戰紀念館的講解員 段金伶)
在滇西這片蒼翠的群山中,安息著數以萬計為國捐軀的中國遠征軍抗日英烈。每當走進國殤墓園,小團坡上一排排整齊的墓碑,上面鐫刻的許多永遠定格在二十多歲的名字,那段烽火連天、氣壯山河的遠征歷史就仿佛在眼前重現。
(滇緬公路 由國民政府滇緬公路管理局局長譚伯英拍攝)
(滇緬運輸線路圖)
1942年初,為保衛西南抗戰生命線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第一次踏出國門,入緬援英抗日。然而,由于盟軍協調不暢、錯失戰機,遠征軍陷入苦戰。在掩護盟軍撤退的慘烈戰斗中,一位將軍的名字閃耀著不屈的光芒——他就是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滇西抗戰紀念館副館長伯紹海長期研究中國遠征軍歷史,他向我們講述了戴將軍的壯舉:
“戴安瀾將軍率200師作為先頭部隊進入緬甸,在同古與數倍于己的日軍血戰12晝夜。戰斗最激烈的時候,他立下一個誓言:‘如本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以參謀長代之……’全師官兵同仇敵愾,以少量的犧牲殲敵4000余人,一戰就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
(戴安瀾將軍)
不幸的是,在隨后的戰略轉移中,戴安瀾將軍身負重傷。在距離祖國僅100多公里的緬北茅邦村,這位年僅38歲的“海鷗”將軍,向祖國的方向凝望,留下了最后的吶喊:“反攻!反攻!祖國萬歲!”壯烈殉國。1985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戴安瀾將軍為革命烈士。
(中國遠征軍邊打仗邊修路)
伯紹海副館長動情地說:“戴將軍的犧牲,是1942年遠征的一個縮影。第一次入緬作戰,遠征軍后勤接濟不上,但就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遠征軍依然是浴血奮戰,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特別是仁安羌解救戰的成功——新38師的師長孫立人將軍率部在仁安羌解救7000余英軍,享譽世界。但畢竟是孤軍深入、后援斷絕,后面被迫撤退,以第5軍為主力經過野人山的時候,非戰斗減員非常嚴重,傷亡幾萬人。”
野人山的慘痛經歷,并未磨滅中國軍人的斗志。1943年,由退入印度的遠征軍整編而成的中國駐印軍和滇西中國遠征軍重整旗鼓,在盟軍支持下,發起了氣壯山河的緬北滇西大反攻!
(騰沖焦土抗戰 圖片來源:騰沖融媒)
從胡康河谷到孟拱河谷,從密支那血戰到松山攻堅、騰沖收復、龍陵鏖兵……一寸山河一寸血。伯紹海副館長告訴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他經常從遠征軍老兵們口中聽到的一句話。
(中國遠征軍老兵盧彩文生前到國殤墓園緬懷戰友們)
“騰沖淪陷后,有大量學子參與了在大理舉辦的‘戰時干部訓練團’,其中的代表老兵盧彩文生前經常說:‘我就是不愿意做亡國奴才去當兵的,當兵不怕死,一定要收復我們的家鄉。’正是在這種為了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信念支撐下,全國來自各地的遠征軍將士發起了1944年的滇西反攻。”伯紹海講述,“在松山戰役,我軍以7000多人傷亡 ,全殲松山的守敵;騰沖焦土抗戰,更是寸土寸血,騰沖這一片土地,每一寸都浸透了英烈們的鮮血。”
(南僑機工保障物資運輸)
1945年1月27日,在緬北芒友,中國駐印軍與從滇西打出國門的中國遠征軍勝利會師,中印公路被打通了。這標志著被日軍切斷的陸上國際通道重新貫通。隨后,駐印軍繼續揮師南下,于3月30日與英軍會師于喬梅。日軍全線退出緬甸。中國遠征軍使命全部完成。
(國殤墓園小團坡 圖片來源:滇西抗戰紀念館)
從1942年到1945年,40多萬中華好兒女遠赴國難,傷亡十余萬。其最大意義,是粉碎了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戰略,阻擊了日軍的西進,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書寫了悲壯而輝煌的一頁。伯紹海副館長說,騰沖國殤墓園,正是這段歷史最沉痛的見證。
(中國遠征軍老兵盧彩文生前在“碧血千秋”前敬軍禮 圖片來源:騰沖融媒)
“中國遠征軍的組成非常廣泛,比較著名的有西南聯大八大才子從軍,當然也有更廣大的農村子弟,在戰爭中,還有傣族、傈僳族的民眾參與到運輸隊后勤支援當中,也有華僑青年‘南僑機工隊’他們在滇緬公路上承擔起了運輸的勞動。”伯紹海副館長說,中國遠征軍1942年到1944年的軍事行動,是中國人民在存亡之際用血肉之軀寫下的集體史詩,民族精神根基永遠深植于億萬普通人之中。“為世界為正義、為祖國爭自由,騰沖一戰,碧血千秋!”他用一位老先生的話總結道。
- 筑牢安全防線 護航快樂暑期 江蘇在行動!2025-08-06
- 柯軍·非遺之約|數十載昆曲“夜奔”路,“戲比天大”寫人生2025-08-06
- 江蘇省政府召開促消費工作專題會議 許昆林主持并講話2025-08-06
- 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在南京掛牌2025-08-06
- 江蘇南通:以生產性服務業升級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5-08-05
- 江蘇揚州:“外擺一米”背后的城市智慧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