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日產3000多斤家門口的致富路
近日,泰州市姜堰區淤溪鎮雙洋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的2700畝蝦塘早已泛起勃勃生機。20多名員工分散在塘間,抄網入水,帶起串串銀亮的水花。肥美的羅氏沼蝦在網中奮力彈跳,青褐色的蝦殼泛著健康的光澤。這場從黎明開啟的豐收,已成為基地每個夏天最熟悉的忙碌景象。
作為淤溪鎮重點打造的現代化特種水產養殖基地,雙洋特種水產養殖基地自2023年扎根以來,便以科學養殖理念和規模化經營模式脫穎而出。2700畝生態蝦塘水域清澈、植被豐茂,模擬自然生長環境,為羅氏沼蝦提供了優越的棲息條件。從苗種投放、水質調控到投喂管理,全程采用標準化流程,在保障蝦品優質的同時,也實現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雙洋特種水產養殖基地分工明確,有的在塘中圍捕,有的將剛出水的蝦按大小分揀,還有的負責將鮮活的蝦快速裝車,確保第一時間送往合作社。基地后勤部負責人蔡紅華介紹:“基地每日羅氏沼蝦產量3000至4000斤,從6月中旬啟動銷售以來,這些帶著晨露的新鮮蝦類,正通過合作社的渠道發往各地市場。”
隨著羅氏沼蝦持續上市,雙洋特種水產養殖基地不僅成為區域水產行業的“豐收標桿”,更以“生態養殖+就業增收”的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動力。回顧基地的發展,蔡紅華頗為感慨:“去年是第一年投產就收獲了200萬斤,今年行情穩,產量也差不多。”
更令人欣喜的是,基地的發展為周邊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目前,養殖一線及配套育苗基地共吸納約150名本地村民就業,實現了“家門口”增收。晨曦中的蝦塘邊,忙碌的身影與跳躍的蝦群相映成趣,共同勾勒一幅產業興旺、百姓富足的鄉村振興圖景。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泰州海陵:樁樁實事惠民生,托起鄉村幸福夢!2025-08-11
- 泰州:海軍艦艇文化園開啟“夜模式”2025-08-11
- 40名泰州學子暑期研學“解碼”家鄉產業2025-08-11
- 泰州:海軍艦艇文化園開啟“夜模式”2025-08-11
- “蘇超”裝滿煙火氣 江蘇上半年餐飲收入2461.6億2025-08-11
- “青春賽場鋪展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蘇澳青年線上開講,將2025-08-11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