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產業、訂單、資源三管齊下,奏響富民增收新樂章
夏末秋初,泰興田野處處涌動增收熱潮。新街鎮吉高生態葡萄園里,果農們忙著采摘前的最后管護;黃橋鎮連片花生田中,農機穿梭往來進行開溝追肥;古溪鎮智能鴨舍內,10 萬枚新鮮鴨蛋整裝待發。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通過打造特色產業、穩定訂單鏈條、盤活閑置資源三大路徑,激活鄉村發展動能,走出了一條產業增效、資源活用、農民共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特色產業筑基,以小作物串起富民大鏈條
走進泰興市廣陵鎮蔬菜融合集聚中心,工人們正將分揀打包好的青菜有序搬入冷鏈車。“以前菜賣不出去就爛在地里,現在不僅能直供盒馬鮮生,還能加工成預制菜,收入翻了好幾番!” 木行村種植戶的話語中滿是喜悅。據了解,廣陵鎮整合 576 戶菜農資源,建成 1500 平方米冷鏈中心,引入脫水蔬菜生產線,讓普通青菜附加值提升 3 倍,帶動當地蔬菜產業年產值突破 2 億元。
在泰興,“一鎮一品” 的特色產業矩陣已全面發力。根思鄉的菊花深加工車間里,村民們將烘干的菊花打包裝車,發往王老吉集團;河失鎮豐遠翠冠梨獲得綠色認證,舉辦的采摘節單日吸引游客數百人;古溪鎮 “數智蛋鴨” 項目采用全自動溫控系統,使蛋鴨產蛋率提升 20%,年產值達 1.5 億元。目前,泰興全市已形成 10 個特色農業集群,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超過 15 萬畝,特色產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超過 35%,成為帶動農民致富的重要支撐。
訂單鏈條穩收,用簽協議保牢“錢袋子”
“過去每到豐收季就犯愁,得四處找銷路,價格還被壓得很低?,F在有了訂單,種什么、怎么種、賣什么價都心里有數,踏實多了?!?黃橋鎮青壤小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紅君手持訂單合同,笑容滿面地說。該合作社統一為農戶提供 “泰花 8 號” 良種和專用播種機,帶動農戶畝均收益提升 20%。這種 “企業 + 合作社 + 農戶” 的訂單農業模式,不僅保障了種植戶的收益,更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種植信心。
如今,泰興的訂單農業已從單純 “保銷路” 向 “提價值” 升級。在古溪鎮,順和農業與農戶簽訂 “三保一補” 協議,即保技術指導、保飼料供應、保產品收購,對困難戶還提供鴨苗預支服務。目前,全市訂單農業已覆蓋蔬菜、水果、糧油等八大品類,帶動 3.2 萬農戶實現畝均增收超 15%,讓農戶在產業鏈中獲得了更穩定的收益。
閑置資源生金,讓沉睡資產變“活資本”
傍晚時分,虹橋鎮公殿村的江畔曉月露營基地亮起了星星燈,前來休閑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斑@個露營基地是由村里廢棄的廣場改造而成,如今成了網紅打卡地,僅今年就為村集體增收 30 萬元。” 村支部書記馬健介紹道。該基地自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 30 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 100 萬元。
泰興在資源盤活方面的創新舉措還有很多。宣堡鎮整合 5 個村的閑置屋頂,建成 6000 平方米光伏電站,年發電收益近 40 萬元;曲霞鎮打破村域界限,整合 9 個村的農機資源,成立區域化農事服務中心,每畝降低種糧成本 40 元;濱江鎮蔡橋村成立勞務公司,提供穩定就業崗位 30 余個,村民人均年增收 3.6 萬元。據統計,全市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年新增集體經濟收入 1800 余萬元,開發靈活就業崗位超 800 個。
接下來,泰興市將持續以產業增值、鏈條增效、資源再生為路徑,推動農產品深加工和智慧農業全覆蓋,實現從“保銷路”向“創品牌”躍升,讓增收根基更牢、富民成色更足。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國際在線 | 泰州海陵“三抓三促”推進調解專家進社區專項行動2025-08-14
- 張信哲伍思凱為阿泰打call~2025-08-14
- 興化:10張老照片見證慘烈淞滬會戰2025-08-14
- 解題“急難愁盼”,讓“幸福生活”可感可及2025-08-13
- 【好評中國】紫金e評:暑運出行超6億,在流動中感受發展活力2025-08-13
- 【理響中國中國式現代化請回答】荔枝理論:“兩山”理念重塑美麗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