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戰鐵血到海空利刃——“戰無不勝 攻無不克”的“興化部隊”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日前,央視七套《正午國防故事》欄目專題報道了一支抗戰英雄部隊——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而這支英雄部隊前身正是威名赫赫、被授予“戰無不勝 攻無不克”稱號的“興化部隊”。
“興化部隊”的光榮戰史,可追溯到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年代。其前身為江南抗日義勇軍,1941年1月編入新四軍18旅54團,并于1942年1月擴編為新四軍第6師18旅54團。
在興化市烈士紀念館的千秋廣場上,一組莊嚴矗立的大型花崗石浮雕幕墻,生動再現了80年前血戰興化城的歷史場景。
興化市黨史方志辦主任、檔案館館長馮鴻燦說,興化戰役的勝利意義重大。它不僅從日偽軍手中解放了興化城,拔掉了蘇中地區一個“大釘子”,更使泰州、東臺、興化、高郵、鹽城、寶應、淮南解放區連成一片,進一步鞏固了蘇中、蘇北解放區。
據介紹,這場關鍵戰役始于1945年8月28日深夜,歷經3天4夜的浴血奮戰,于9月1日凌晨結束。興化城水網密布,城墻堅固,護城河橋頭堡和沿河碉堡群林立,唯有強攻方能取勝。戰斗中,戰士們頂著密集火力,攀爬云梯奮勇登城。守敵以大刀、刺刀瘋狂砍刺,造成我軍嚴重傷亡。據興化市民回憶,戰后清理戰場時,城墻下堆積的斷指、斷肢觸目驚心,足見戰況之慘烈。1945年9月,因在此役中浴血奮戰,特務一團被蘇中軍區授予“興化部隊”榮譽稱號。那面印有“興化戰役勝利紀念 戰無不勝 攻無不克”的榮譽旗幟,如今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抗戰勝利后,“興化團”雖歷經多次改編,但是始終積極投身于解放戰爭的洪流。1946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蘇中七戰七捷的邵伯保衛戰中,該團頑強抗擊了敵人一個軍的兵力,成功保衛蘇中大門,贏得黨中央嘉獎和“老虎五團”的美譽。
1951年3月,部隊改編為空軍某團,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創下擊落敵機13架、擊傷3架的輝煌戰績。1953年,該團飛赴浙東前線,參加解放一江山島作戰。1954年編入海軍序列后,又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屢立戰功。1965年12月29日,國防部授予該團“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
如今,這支由“興化團”改編而來的部隊,傳承著戰爭年代鑄就的赫赫戰功和空戰史上的多項佳績。在新時代,他們堅持血脈育魂、忠誠鑄劍,地面苦練、空中精飛,圓滿完成幾十項重大任務。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95%核心部件國產化!姜堰這家企業給“中國制造”上大分!2025-08-15
- 從“啤酒龍蝦”到“品蟹賞菊”,興化市全力備戰秋季旅游2025-08-15
- 美呆了!這幅蘇泰雙面繡~2025-08-15
- 漫評:綠水青山共此時,生態文明繪新篇2025-08-15
- 整治形式主義系列談③|基層減負亟待破除“KPI思維”2025-08-15
- 【地評線】荔枝網評:銘記“8·15”,砥礪精神向復興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