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節流”援淮北 “開源”保本地,打出抗旱攻堅戰“組合拳”
連日來,淮北地區持續干旱的消息牽動著江淮大地。
作為長江與淮河生態聯結的重要節點城市,揚州在抗旱攻堅戰中打出“組合拳”——既科學節流調出寶貴水源馳援淮北,又全力開源保障本地農業灌溉需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同飲一江水 南北共抗旱”的擔當協作精神。
測流、輪灌+巡查,節流保供火力全開
一大早,為了沿運抗旱臨時組建的工作群里又忙碌開來。淮北地區三湖一庫仍低于“死水位”或旱限水位、部分地區生活用水已受到影響的消息牽動著每個工作人員的神經。“白天控制在計劃內用水”“夜間沿運取水口門全部關閉”“實施沿運測流”……一條條調度指令向全市沿運各地區發出。
“我們及時分解下達抗旱應急供水計劃,每天上班前實時查看水情,一旦出現大幅波動,立即下達調度指令。”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李珣介紹,目前,江都站、寶應站合計抽江規模日均500立方米每秒,揚州境內外調出境流量日均250立方米每秒以上,寶應、高郵、江都均制定了分配到口門的用水方案,嚴格落實錯峰輪灌制度。
凌晨一點多,八淺洞旁,市級用水管理工作組成員正打著手電檢查閘門是否按要求關閉。夜間依舊悶熱,樹蔭遮蔽下看不到一絲光亮。看不清閘門啟閉情況怎么辦?上科技!工作組成員之一的陶子豪也是無人機的專業飛手,隨著螺旋槳旋轉發出的嗡鳴聲,四旋翼無人機飛向閘門上方,在無人機自帶的熱成像技術加持下,組員們通過操控屏實時觀察水流狀態來判斷閘門啟閉情況。
揚州市水利工程建設中心副主任張超也是本次沿運抗旱用水管理工作組寶應分組的組長。他告訴記者,“我們這次主要負責京杭運河寶應段12個口門的巡查,這兩個月有兩次抗旱的緊張時段,白天夜間連軸轉。”
據了解,市級抗旱工作組成立以來,已派出巡查人員超500人次。
補水泵站+臨時機泵,本地保灌護秧不打折
今年汛期,揚州本地的降水量和常年相比同樣偏少。8月初的幾場大雨,讓旱情有所緩解,但進入8月中旬,持續的艷陽天讓高溫再度回歸。
“目前揚州雖然水情平穩,但上游沒有來水,降水又偏少,抗旱形勢復雜嚴峻。”現在正是水稻抽穗期,水稻的生長需要充沛的水源,如何在支持淮北地區抗旱的同時保障本地農業用水需求,市水利局副局長張東培焦急萬分。
必須在“開源”上做文章!京杭運河揚州段是懸河,沿運地區通常自流引水,取水方便,沿運用水計劃重新分配后,需從里下河內部找水源補給。全市四十余個補水泵站陸續開啟,通過補水泵站對水流進行提升和加壓,將里下河地區地勢較低的河道中的水抽到渠道中進行農田灌溉。
針對部分農田“最后一公里”輸水難題,寶應、高郵等地調動移動抽水泵,組織黨員突擊隊深入田間地頭,為受旱農田澆上“救命水”。臨澤鎮韓夏村位于里下河腹部,這次的旱情對農田灌溉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水利部門的幫助下,韓夏村調用了多臺小型機泵,幫助農戶及時解決灌溉用水困難問題。“前幾天還愁著地里的水稻澆不上水都枯黃了,現在架上了水泵,有了水澆苗,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村民馬步余站在剛澆過水的田埂上說。
一泓清水,串聯起沿運各地共克時艱的情誼。從水利、氣象、水文、農業、應急等部門滾動會商,動態研判抗旱保供水形勢,到嚴格用水管理再到補水泵站的全力運轉,揚州以“節流”顯擔當、以“開源”保民生,在抗旱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兼顧協作與發展的答卷。
“抗旱是一場硬仗,揚州既要當好淮北的‘水源后盾’,也要守好本地的‘米袋子’,讓每一滴水資源都發揮最大價值。”揚州市水利局局長凌國棟表示。
記者 周晗
- 年中經濟觀察 | 資本市場“南京板塊”持續擴容 推動區域經濟高質2025-08-26
- 江蘇TOP級未來產業觀察①|江蘇細胞和基因技術產業緣何成果頻頻2025-08-26
- 江蘇徐州:海關助力“徐州制造” 加速 “牽手” 中亞2025-08-26
- 江蘇淮安:“樞紐強關”提能級 “舒筋活血”助發展2025-08-26
- 江蘇鎮江:“選育扶用”組合拳 培育現代“新農人”2025-08-26
- 跟著“蘇超”去讀城|94年前,連云港何以替代揚州成兩淮“鹽政中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