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創新建立標準化服務產業鏈新機制
泰州市建立標準化服務產業鏈創新機制。泰州市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聚焦標準技術服務主責主業,聚焦產業鏈及新興領域持續協同發展,創新建立標準化服務產業鏈新機制。
一是建立產業鏈標準化“最強外腦”。以“機構聘用、企業使用”技術服務模式,深化中國計量大學標準創新基地的服務能力,聚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天津所、中國檢科測試集團等技術力量,將全國優質資源與泰州市產業體系需求相鏈接,“省市聯動”及時通報評議技術貿易壁壘、進行風險預警,實現產業和企業標準化技術需求“一站式”直通。在全國率先上線以國產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為基礎的產業鏈標準化服務“AI泰小標”,以“AI+”協同推動云端智能產業鏈標準化服務,依托其強大的搜索能力和高效的模型效能,有力支撐提升產業鏈協同效率。
二是劃好產業鏈標準化“創新之舟”。先后發布實施《保健食品中泛酸的測定》《船舶與海上技術 海上環境保護 船舶燃油消耗數據收集規范》等產業類國家標準35項,成功立項新能源領域專利產品《工業用甲烷二磺酸》、醫療器械新產品《霧化用浮標式氧氣吸入器》等多個國家級團體標準。起草泰州市生物醫藥、農副食品深加工產業鏈標準圖譜及標準體系,可視化展現上中下游關鍵環節中標準的應用情況,其中生物醫藥產業鏈標準體系涵蓋除藥典外的標準357項、藥監局規范性文件414項,農副食品深加工產業鏈涵蓋標準3137項,其中國標1221項、行標1600項、省市地方標準316項,為相關產業使用和創新、補充標準提供了技術參考。
三是創成產業鏈標準化“泰州試點”。全省首創“政府制定標準規范、企業投資建設運營、政府按需采購服務”模式,涵蓋通用基礎、治理與管理、技術規范、信息安全及應用服務五類場景、328項細分標準的公共數據標準體系,其中自主制定標準上升為江蘇省地方標準1項、泰州市地方標準15項、國家級團體標準1項,已編制數據目錄1.79萬條,歸集量數據總量達560多億條,建成死亡人口庫、政務服務一件事、養老信息庫等38個主專題庫,2023年以來累計提供數據調用服務1億2千余次。
在此基礎上,為切實以標準創新服務“大海新晨”為標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我市專利產品、優質服務、創新機制等轉化為標準在全國推廣應用,泰州市標準化院推出“產業鏈標準計劃2025”,根據企業標準需求,提供從標準的查新、可研、立項、文本、評審、征求意見、發布、出版等全流程個性化技術服務。根據具體標準領域,提供國際標準主導、參與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國家級團體標準主導起草的技術對接服務。優先支持符合我市“大海新晨”現代化產業體系、“8+13+X”鏈群企業的標準需求、重點支持生物醫藥產業標準創新產出需求。對委托企業免費提供標準查新、標準托管、歸口組織(團體)對接、專家預審咨詢等技術服務。 對優先支持、重點支持領域企業的標準需求提供“集群式”“一站式”技術支撐服務。
通訊員:陳藍生
編輯:湯晨潔
審核:戈俊巍
- 姜堰三水街道南石社區:炎炎夏日送關懷 安全走訪暖人心2025-07-09
- 三水街道楊院社區:烈日下的守護 傳遞清涼與溫情2025-07-08
- 三水街道南石社區夏季公益暑托班正式開班2025-07-01
- 三水街道陳莊社區:西瓜總動員 童趣大爆炸2025-07-01
- 老幼共融七一特別活動,共繪社區新畫卷!2025-07-01
- 三水街道陳莊社區:紅色基因代代傳 老少企新頌黨恩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