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基礎教育回歸本質 高等教育助力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泰州市始終把教育擺在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戰略地位,以最好的資源、最強的改革、最大的關愛支持教育,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泰州市海陵幼兒園按照省優質園標準建設,2020年秋季建成并正式招生,解決了主城區西部學前教育公辦資源供給不足的矛盾,滿足了適齡兒童的入學需求。
十年來,泰州市全力提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幼兒園比例,積極推進省優質幼兒園創建,省、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從2012年的76.31%提升到2021年的93.26%,列全省第二位,其中普惠性幼兒園占比接近90%。
十年來,泰州市堅持把基礎教育擺在突出位置,近兩年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會”也是聚焦教育。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130多億元,新建學校147所,新增學位9.14萬個;“十四五”期間,全市計劃投入180億元,新改擴建學校206所,新增學位13萬個。
義務教育水平是衡量區域教育水平的標尺。黨的十八大以來,泰州市堅持科學規劃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積極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和城鄉學校結對全覆蓋,加快縮小城鄉間、校際間辦學差距。
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教育集團周山河初中位于南部新城,是一所根據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新建的全日制初級中學,采取“教學、教研、培訓、考核、評價”五位一體形式,實現了課程、師資等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保障學校高起點辦學、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江蘇省泰州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校長潘霞說:“我們將進一步打破校際界限,在文化建設、學科教研、學生活動、課題研究等方面加強互動,確保集團內學校的一體化發展、均衡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2015年,泰州市啟動“一市一特色”集團化辦學探索,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得益于多元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泰州越來越多的學校加速發展,薄弱校走出“洼地”,農村學校煥發生機。2021年,全市共組建教育集團135個,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覆蓋率100%,真正實現了教育惠民。
高等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龍頭,事關泰州高層次人才培育,以及泰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基礎操作實訓室里,同學們正在學習智能制造相關設備的維修、維護。為助推相關行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這所學院去年新增了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專業,以專業群帶動智能制造產業群。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院長李曙生說:“以專業群提檔升級,更好地對接泰州的相關特色產業集群,對應泰州相應的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p>
十年來,泰州職業技術學院不斷優化專業設置,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學生打造多元化就業渠道,全面提升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度。2021年,學院畢業生留泰率達60%左右。
城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需要高等院校的智力支持與人才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泰州高等教育快速發展。2013年,泰州學院正式升格為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2014年,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在靖江建成并正式招生;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南師大泰州學院在全省同類學校中位居前列;2019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2020年,南京中醫藥大學牽手泰州建立校區,讓泰州有了第一所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未來,泰州將建立健全高校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考核激勵機制,增強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滿足社會多層次、多樣化學習需要的,具有“專科-本科-研究生”完整層次的現代高等教育發展格局。
記者:王彬彬 翟旭陽
編輯:湯晨潔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靖江|新華日報:新橋鎮新合村從靠江吃江轉向守江護江2022-10-10
- 關注|人民政協報:泰州市政協提案服務民生見成效2022-10-10
- 海陵|曾經的“麻辣燙一條街”將迎來巨變2022-10-10
- 時政|我市舉辦“喜迎黨的二十大 致敬最美納稅人”活動2022-10-10
- 時政|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召開2022-10-10
- 姜堰|筑牢平安之“堰” 護航高質量發展2022-10-10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