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媒體看泰州】《新華日報》報道泰州:“小快靈”實招破解基層“真煩惱”
8月6號出版的《新華日報》報道,為落實好中央出臺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泰州市委督查室選取“小切口”重點突破,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一對一推送至對應市級機關部門,鼓勵部門積極主動開展“一件小事”申報工作。
此外,泰州還設立基層減負觀測點,圍繞文件會議、調研質態、督檢考事項等多個維度開展反向測評,推行“好差評”,及時感知村級組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設置12345熱線“為基層減負”專席,針對性將問題一對一反饋至市級機關部門單位,督促舉一反三加以整改。
全文如下:
編者按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將其作為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關心關愛基層的重要舉措。去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本報今起推出“放開手腳 輕裝前行·基層一線看減負”專欄,深入基層一線,探訪各地務實做法。
7月中旬過后,幾輪強降雨來襲。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溱東村黨委書記李小春每日到崗第一件事,就是調看河道實時監控。“現在是汛期,可不敢馬虎,劉站,你看這幾天要不要多跑趟現場巡查?”李小春一邊盯著屏幕,一邊和前來對接工作的溱潼鎮水利站站長劉曉鳳搭話。
“8月7日開始有連續幾天的降雨提示,建議你巡河就安排在那幾天吧。”劉曉鳳答道。李小春應了一聲,便在工作筆記上記下這個安排。
“自打河長巡河記錄要求取消后,安排起工作游刃有余。”這是李小春、劉曉鳳的共同體會。過去,巡查河道全靠社區干部一雙“鐵腳板”,一星期去一趟,一趟下來2萬多步,不僅中途多個點位要在手機APP上完成打卡,還要寫巡河日記,排名通報機制無形中也給基層干部添了心理負擔。“溱潼鎮水網密布,最多的一個村有21條河道,按每周每條河道記錄一次巡河日記來算,每月要寫84條。不是開玩笑,這個村的村干部一年要來水利站換十幾趟本子。”
劉曉鳳話鋒一轉,現在好了,基層干部只需坐在辦公室里通過看河道實時監控視頻或者調看監控資料,就能掌握近期河道狀況。對于不具備監控條件的河道,再安排時間去現場巡查。形式上的負擔減了,為民服務的責任不減。
這番變化源自泰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部門辦好為基層減負“一件小事”工作。為落實好中央出臺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泰州市委督查室選取“小切口”重點突破,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一對一推送至對應市級機關部門,鼓勵部門積極主動開展“一件小事”申報工作,切切實實回應基層所需所盼。
泰州市水利局主動領題,緊盯基層河長巡河的“累點”“難點”,在省內率先推行河湖治理“問題清單”直接交辦機制,全面取消基層河長線上巡河打卡,利用視頻監控、無人機、衛星遙感等技術,動態立體監測河湖水質,基層河長實地巡河次數減少20%。同時,積極深化幸福河湖“黨建+積分銀行”“河管家”等模式,累計吸收2600余名“民間河長”,推動形成河湖治理人人參與、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工作局面。
這些影響基層干勁的“小事”如何辦好?“首先,要轉換工作理念,變‘要我減’為‘我來減’;其次,要找準靶心,直面減負重點領域的痛點難點。”泰州市委督查室有關負責人說,《關于開展一個部門辦好為基層減負“一項小事”工作的通知》印發后,他們立即組織人員深入基層一線,以參與觀察、具體訪談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結合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形成村居一線基層負擔調研報告,并將問題一一反饋至對口部門。
如此一來,以組織推進“一件小事”為牽引,既發動各部門堅持對標領題與自主選題相結合,帶動條線學習領會減負決策部署,緊貼工作實際,扛實主體責任,選準應該做、可以做、能做好的小切口,大膽嘗試、積極作為。同時,還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將為基層減負拓展到為企業減負增效、降本提質,從履行職能、日常業務出發,因地制宜研究務實舉措和實施路徑。
針對“文山會海”治理,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保密管理細則,從嚴把好涉密文件“源頭關”“過程關”,通過精準審慎定密,減少基層單位在文件流轉和貫徹落實中的不必要負擔。
結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部署,泰州市民宗局、供銷社加強統籌協調,不輪番到同一個點位、不多次沿同一條線路調研,有機結合安全檢查、技術指導等,提升調研綜合效能。
發改部門推出信用恢復“一站式”服務,簡化材料和流程;工信部門推出“智改數轉網聯”項目無紙化申報,不讓企業“來回跑”;交通運輸部門實施貨車線上年審,減少窗口40%工作量、壓降物流企業現場車檢頻次。
在衛生健康領域,融通各級醫療機構孕檢產檢“建檔立卡”數據,以常住地為標簽推送至村(社區),減少婚育體檢“拉網式”常態核查、報送數據,提升村(社區)履職服務準頭。民政服務領域,推廣泰州依托大數據核發退休金的成熟經驗做法,著力向殘疾人保障、精神障礙患者家庭補助、尊老金等福利金發放領域延伸,用數據“碰撞”減少村居“報數”。
“現在一些政策出臺前,會來征求我們的意見,有效避免政策制定和基層落實之間的溫差,我們感到意見有人聽,反映的問題也能很快得到回應。”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野徐鎮仲聯社區書記喬亞軍的這份獲得感,離不開泰州全市范圍內100個基層減負觀測點發揮的作用——泰州設立基層減負觀測點,定期選聘基層干部群眾作為評委,圍繞文件會議、調研質態、督檢考事項等多個維度開展反向測評,推行“好差評”,及時感知村級組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同時,設置12345熱線“為基層減負”專席,針對性將問題一對一反饋至市級機關部門單位,督促舉一反三加以整改。
每個部門主動辦好“一件小事”,匯聚到基層就是“一批實事”。今年泰州全市范圍繼續踴躍開展“一件小事”申報工作,其中市級機關部門立項“一件小事”70件,市(區)機關部門立項“一件小事” 120件。下一步,泰州還將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從辦好“一件小事”出發,從為基層干部減負向優化工作作風延伸,及時回應解決基層干部的急難愁盼,賦能基層更好為企業、為群眾服務。
編輯:錢宇璇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江蘇泰州:羅氏沼蝦上市 生態養殖帶動就業增收2025-08-08
- 江蘇泰州:科學田管?夯實水稻豐產基礎2025-08-08
- 【上級媒體看泰州】《新華日報》報道泰州:早茶為媒 探索“產水2025-08-08
- 泰州:揮灑汗水戰高溫 奮力沖刺“全年紅”2025-08-07
- 江蘇泰州:將全力推進“好房子”建設 積極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2025-08-07
- 江蘇泰州: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錨碇進入地面施工階段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