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跨區域協同創新 助推高原“沙棘果”變百姓“致富果”
3月10日,南京市與西寧市人民政府攜手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共同啟動了面向2025年的新一輪戰略合作。在一系列項目的現場簽約儀式上,雙方宣布將通過“西部資源、東部研發”的跨區域協同創新模式,將高原上的沙棘果轉變為當地百姓的“致富果”。
自2024年8月以來,南京市所屬的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與西寧市展開了緊密的戰略合作。在此期間,植物研究所不斷派遣專家前往西寧,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沙棘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活動現場,雙方鄭重簽訂了“西寧沙棘高值化研發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人才、技術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推動沙棘的高值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姚東瑞在活動上透露:“我們的有機認證團隊即將前往西寧,旨在證明沙棘原料的有機屬性。同時,五月份我們的制茶小分隊也將前往試制產品,力求創制出獨具特色的沙棘茶。預計每年前往西寧的專家人次將不少于50人。”
此外,“高原沙棘品質鑒定與大健康產品開發”重大科技專項以及“湟源縣中國沙棘特色化挖掘高值化利用產業化開發”項目也在現場正式啟動。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還與生物醫藥、健康食品、養殖飼料等領域的南京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旨在進一步促進西寧沙棘研發成果的落地轉化。
西寧市湟源縣委副書記、縣長董峰對合作前景充滿信心:“目前,老百姓通過采摘沙棘,每天可獲得150元至160元的收入。未來,隨著沙棘產業真正邁入產業化階段,預計將帶動更多就業機會,以及分紅和村集體經濟的收益。這將是一連串的積極影響,我們非常期待早日看到更加豐碩的成果。”
此次合作不僅為西寧市的沙棘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南京市科研力量的輸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雙方表示,將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高原沙棘產業的蓬勃發展,讓“致富果”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 “五個更加”,讓企業獲得感更強!江蘇出臺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5-05-17
-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 宿遷宿城“文化春雨”滋潤百姓幸福生2025-05-17
- 我國最長出口風力發電機葉片發往丹麥 江蘇制造刷新三項紀錄2025-05-17
- 文化中國行丨國際博物館日,解鎖藏在“小縣城”里的“大國寶”2025-05-17
- 智能家電增幅70%!一季度江蘇消費結構向高端化加速邁進2025-05-17
- 江蘇南京:擴容民企“蓄水池” 增強城市“青和力”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