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社志”融合 解鎖基層治理新密碼
“現在有志愿者上門服務,生活方便多了!”近日,泰興市延令街道越街社區獨居老人朱永祥通過新安裝的“一鍵呼叫”警鈴,與“銀發無憂”智慧平臺成功連線,享受到了貼心的上門服務。這暖心一幕,正是泰興市創新開展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工作的生動寫照。
黨建領航,激活“社志”融合“新引擎”
泰興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將黨建引領作為“社志”融合的核心引擎。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出臺規范化文件,構建起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制度體系。目前,全市已形成“專業社工帶領志愿者、志愿者協助專業社工”的良性互動模式。“我們還根據志愿者的專業、特長、志愿服務項目等不同特點,在‘志愿泰興’等平臺上進行詳細分類,這樣在進行活動對接時更加精準便捷。”泰興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李鵬表示,通過創新“社工+醫務”“社工+教育”“社工+宣講”等服務組合,切實推動了社區服務供給的不斷優化。
精準對接,織密基層服務“暖心網”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面對社區老齡化率超60%的現狀,越街社區黨委書記劉云帶領團隊創新推出“社工站+志愿服務站”雙陣地協同運作服務模式。通過“需求清單對接資源、服務清單精準落地”的精準對接,轄區300余名特殊困難老人享受到了“銀發無憂”項目的暖心服務。在越街社區的示范帶動下,目前已有5個市級試點社區因地制宜打造出“一社一品”,全市已培育出“泰好父母”“芳華學社”等5個特色服務品牌。
機制賦能,結出治理創新“幸福果”
泰興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聯合培訓、評優激勵等機制創新,推動“社志”融合走深走實。截至目前,泰興市已培育“社志”融合項目5個,結對共建社會組織20余家,開展主題活動60余場,惠及群眾超3萬人次。
“社工設計項目,志愿者落地執行,居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泰興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張榮表示,今后將持續優化服務模式,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泰興經驗”,讓“試點盆景”早日成為“全域風景”,為提升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新范式。
- 【地評線】紫金e評:讓新職業成為就業新增長點2025-05-11
- 【地評線】荔枝網評:民營經濟貢獻“硬核力量”,“蘇”寫勇挑大2025-05-11
- 解鎖“文博游”的“頂流”密碼2025-05-11
- 優化營商環境,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2025-05-11
- 泰州20億元戰新母基金成功備案,計劃撬動百億資金規模2025-05-11
- 泰州隊2:0無錫隊!下一場對陣……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