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新華時論 | 老廠房“生銹”變“生趣”的價值重塑啟示
最近,在南京市101廠、第二機床廠等老企業,曾經機器轟鳴的車間變成了潮流藝術街區,生銹的齒輪成了網紅打卡點,就連斑駁的磚墻都被畫上了潮流涂鴉。曾經的“工業銹帶”如今變為年輕人愛逛的“生活秀帶”,實現了從“生銹”到“生趣”的華麗蛻變。
老廠房承載著城市特定歷史時期的工業記憶與城市文脈,每一座老廠房都有其獨特的故事,是城市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如今,雖然機器不再運轉,但那些斑駁的墻壁、高聳的煙囪、生銹的設備,依然訴說著過去的輝煌。許多老廠房位于城市中心或黃金地段,如果長期閑置或低效利用,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還影響了城市的整體風貌,對這些老廠房的改造,不僅必要而且重要。
每個城市的老廠房都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與建筑特色,對這些老廠房的改造必須因地制宜,充分激活城市空間的多元價值。南京市第二機床廠在改造過程中,將舊機器的齒輪、零件清洗干凈,噴上顏色做成裝飾,旁邊還掛著小牌子介紹它們的“前世今生”,這些元素成為了城市歷史文化的符號,讓人們能夠觸摸到城市的歷史脈絡,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
老廠房在改造過程中,引入了新的產業和業態,能夠促進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南京市101廠在保留了紅磚外墻和廠房結構的同時,將老廠房改造成潮流藝術街區,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些改造后的老廠房,不僅改善了城市的環境品質,還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元素,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新引擎,促進了文化產業、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推動了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老廠房由“生銹”到“生趣”的華麗蛻變,不僅是對工業遺產的創造性保護,更彰顯了城市發展中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的智慧,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相較于拆除重建,對老廠房進行改造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建筑垃圾的產生,降低了資源消耗與環境壓力,符合綠色發展的理念。而且,這種改造方式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設困境,保留了城市的獨特風貌與個性,避免同質化,讓城市既有“顏值”又有“氣質”。還有的老廠房改造后,往往成為集工作、生活、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生活體驗,讓人們在新空間里找到舒服的位置,提升了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不過,在推動老廠房“生銹”變“生趣”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平衡與協調。要在保護歷史文化價值的前提下進行合理開發,避免過度商業化對老廠房原有風貌和文化內涵造成破壞;同時,在改造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周邊居民的需求與利益,完善公共配套設施,實現老廠房改造與城市整體發展的和諧共生。當然,對于破舊不堪毫無利用價值的老廠房,該拆除的也要堅決拆除。
老廠房從“生銹”到“生趣”的轉變,是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一抹亮色,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它讓我們看到,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歷史與現代的完美交融,見證了城市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前行的步伐。我們應當充分借鑒這些成功經驗,在城市更新中,讓更多的老廠房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更具內涵。
- “中國購”持續升溫,來華掃貨見證中國引力2025-05-22
- 【地評線】紫金e評:讓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成為新常態2025-05-22
- 【地評線】荔枝網評:匯民智聚民心,齊心協力把“十五五”規劃編2025-05-22
- 增長43%!“中國游”緣何持續進階2025-05-22
- 漫評:小滿未滿,在“將熟未熟”處書寫滾燙青春2025-05-22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江蘇周活動開幕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