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科學治水扮靚“河湖之美”,智慧賦能書寫人水和諧新篇章
無錫是江南水鄉,水網縱橫,河湖密布,是一座被水滋潤的城市。日前,無錫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代水網建設規劃”,明確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洪澇無虞、 量質齊增、親水宜居、智慧賦能、安全高效”的現代水網。這一規劃不僅錨定了“生態、綠色、數字”三大治水方向,更將為“強富美高”新無錫建設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重大項目引領
打通防洪除澇關鍵通道
針對薄弱環節,無錫“現代水網建設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一批關鍵水利工程,增強水資源調控能力。要加高加固長江和大運河等堤防工程,擴大北排長江能力,暢通東排望虞河以及與太湖相連的河道。今年10月即將全線開工的武澄錫虞中片沿江排水河道工程,將重點整治白屈港及沿線河道49公里,徹底解決這條北排長江主水道淤積嚴重、岸坡破損等“老大難”問題。該項目計劃于2028年完工,屆時區域防洪除澇能力將迎來質的飛躍。
與此同時,錫澄運河二級航道整治、燒香港入太湖河道治理、滆湖調蓄能力建設等工程也在同步推進。這些項目共同構筑起一道“智慧+韌性”的防汛屏障,大幅增強區域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
優化供給配置
全面貫徹科學節水理念
無錫雖然水網密布,但仍面臨水資源分布不均的現實挑戰。要在更高水平上建設生態文明,必需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嚴格實行取水許可管理,全面推動農業、工業和城鎮節水減排。
工業方面,無錫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雖然連年保持85%以上,但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間。下一步,將深化沿江、沿湖、沿河和沿路產業布局優化,推廣循環水利用、廢水回用和高效用水。到2030年,實現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25年下降10%的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江陰率先試點建設集中式工業水廠,實施分質供水,為全市工業節水樹立了新標桿。
農業和城鎮用水方面,要加快推行農業節水灌溉,加強供水管網建設養護,加強農業用水節約集約利用,要將河湖治理與老城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相結合,系統推進河湖清淤、生態修復與水源涵養等各項工作,使水資源保護與城市發展聯動推進。
硬核科技賦能
智慧水利扮靚“常美河湖”
新一輪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正在穩步推進,而先進科技讓治水管水事半功倍。近年來,無錫科學治水之路不斷拓寬,建成了市河長制信息化管理平臺,依托視頻監控和高空鷹眼系統,結合無人機、無人船等科技手段,實現重點河湖24小時智慧監管。防汛防臺秒響應應用場景投用后反響良好,應急響應速度和防范臺風暴雨的能力有效增加。圍繞提升治水效能,無錫將加快完善空天地一體化水文監測預報體系,增設水文、水資源等監測站點,完善巡堤查險監測預警系統,使水網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更精準、智能。
無錫正將水利建設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全面建立健全河湖健康評價體系,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美麗幸福河湖全覆蓋,讓“常美河湖”成為無錫的亮麗名片。
河湖治理不僅是水利工程,更是城市品質的重要體現,從防災減災到資源優化,從智慧賦能到生態煥新——這座千年水韻之城,正在書寫人水和諧的新篇章。
(來源:無錫廣電廣播中心,編輯:李健)
- 泰州海陵:土地資源“活”起來,集體經濟“壯”起來2025-08-27
- 江蘇宿遷:城市空間“微改造” 小切口“繡”出民生新風景2025-08-27
- 改革“活水”變“碧波”萬頃,江蘇常州開辟水生態轉化新路徑2025-08-27
- 江蘇揚州:看一臺機床如何“智”領未來2025-08-27
- 江蘇蘇州:“老糧倉”闖出新“食”代2025-08-27
- 江蘇南京:一批中小學幼兒園新學期啟用2025-08-27